第十八章 衡水之戰
關燈
小
中
大
最快抵達衡水的,乃天雄軍精銳騎兵,不下兩千餘眾。魏博騎兵見到,上前阻攔,雙方開弓互射,各有傷損,隨即衡水城開門接應,魏博兵不敢再阻,只得放其入城。
接下來是近萬步騎混編的部隊,漫山遍野,洶湧開至。
秦睿得報後,去找李汲,勸說道:“天雄軍主力絡繹抵達,而昭義、河東兩軍尚不能至,我軍恐處劣勢,不如暫退往漳水南岸,憑河對峙的為好。”
李汲搖搖頭:“不可退。我軍長驅直入,下信都、逼衡水,士氣正盛,倘若後退,恐搖軍心。便在此依浮橋而陣,但深溝高壘,即便打不贏,也不至於遽敗。”
秦睿還要再勸,李汲卻笑著問他:“秦帥可去過武強麽?”
秦睿搖搖頭:“未曾去過。”
李汲道:“我也未曾履足,但聽密探報來——漢初於彼建武燧縣與武強侯國,至今千載矣。此城本不甚寬廣、高峻,故田承嗣入居後,乃於周邊建附城七座,呈北鬥七星形狀,拱戶縣城,實為易守難攻之要塞群。
“我今若退向漳南,天雄軍來去自由,隨時可以退歸武強,攻之不易。還不如在漳北牽制之,待昭義、河東兩軍抵達,可以並力摧破之,盡殺其主力,再謀進取武強,不難也。”
秦睿低著頭想了一會兒:“李帥所言有理,然……貴我兩軍,總數不過兩萬,能在此悍拒天雄軍而不敗麽?昭義軍尚未入冀州境,河東軍更是蹤影不見,或許十日之內,難得一兵一卒增援啊……”
李汲斜睨著他微微而笑:“君昔在檀山之上,敢於孤身單刀,往犯數十叛軍,如今家大業大,卻變得如此謹慎持重了麽?”
秦睿憤然道:“君休激我,旁人都畏田承嗣,唯我不怕,必要在兩軍陣前親取那賊首級!”說著話,一甩袖子,出帳而去。
其實他心裏話說:我得將本部兵馬安排在浮橋附近,倘若見勢不妙,便先逃……避過漳水去;你李汲想莽,我可不陪著!
很快,天雄軍各部陸續抵達,憑城下陣,與官軍遙遙相望,最終田承嗣的大纛也出現在了營壘之中。
田乾真對李汲說:“懇請節帥邀承嗣往陣前一敘,我請代為前出,與之答話。”
李汲瞥他一眼:“戰便戰了,還有何話可說?”
田乾真道:“我軍目下兵寡,但昭義、河東兩鎮不日便至,天雄軍必難抗拒。我願往兩軍陣前,向承嗣分剖天下大局、強弱之勢,促其奉詔從命,俯首來歸。若其肯降,聖人寬厚,或不處死,田氏不絕,且我魏博健兒,也不必浴血沙場,生死一線了。從來兵者兇器,聖人不得已而用之,若能屈人之兵,不勝而勝,豈非大好?”
李汲略一沈吟,便即首肯:“也罷,副帥去勸勸田承嗣也好。”他心說一般情況下,都是一大早開戰,日中而歇,日落而罷,這你邀請田承嗣陣前答話,起碼得有半天打不成啊——我正打算拖延時間,以待援軍來合呢。
至於田乾真是否能夠說降田承嗣,他還真不抱什麽希望。
於是田乾真來到陣前,與田承嗣相認,隨即拱手道:“今我富貴,全在賢侄身上,還望賢侄顧念親戚情誼,照拂為叔一二吧。”
田承嗣不明其意,便道:“都是小侄的過錯,讓叔父枯居長安城內,未曾遣人問候,或者迎來冀州奉養。不如趁此機會,叔父離了魏博,隨小侄往武強去吧——舍弟庭璘,還有維兒、朝兒、悅兒他們,也都甚是想念叔父。”
田乾真搖搖頭:“你若昔日來迎,我必願從之於冀州;今日相迎,我若隨你去了,豈非也變成了朝廷的叛逆麽?不如賢侄勒兵束手,隨李魏博歸朝謝罪,至於庭璘、維兒、悅兒他們,我自會妥善照拂,不使他們受你連累。”
說著話,雙眼微微一瞇,面上似笑非笑:“實不相瞞,李相已許我代汝為天雄軍節度使矣。”
田承嗣不聽此言還則罷了,一聽此言,不由得雙眉一豎,怒發沖冠,當即拍鞍大罵:“阿浩欺人太甚!我敬汝是長輩,好言相勸,汝卻竟敢起意謀奪我的天雄軍!”
田乾真臉色一沈:“我的乳名,也是汝可喚得的?毫無長幼尊卑。我故知汝天性頑劣,汝父在時便欲遺業庭琳,雲有汝在,異日必族田氏!”
二人就此說崩了,各自謾罵不息,撥馬歸營。
其實田乾真這回請命而出,真不是來說降田承嗣的,因為那大侄子的性格他熟啊,絕非三言兩語,便肯束手就擒之輩。相反,他擔心若是最終天雄軍得勝,還則罷了,一切免談,自己繼續回長安坐冷板凳去;若是官軍得勝,田承嗣堅不肯降,說不定要連累一大家子玉石俱焚。因此特意跑來通知田承嗣,我有望繼你之位,做天雄軍之主。
那麽將來走投無路之際,田承嗣就有可能想起這一出來,從而或投降,或自盡,而將兄弟、子侄,托付給自己——若有希望,不必族誅,他或不至於扯著田氏一門同下地獄吧。
就此返歸營壘,對李汲說:“田承嗣甚為頑固,非言辭所能動也。”對於李汲而言,倒也在意料之中,擺手笑道:“無妨。彼欲自蹈死路,副帥又何必相強?”
其實李汲也懷疑田乾真去跟田承嗣對話,終究是一家人,或者暗通款曲。但他不在乎,只要跟從前那樣盯著田乾真就行了唄,終究那廝孤身前來魏博,並無黨羽可恃,難道還能翻天不成嗎?關鍵是我若得勝,料他田乾真也玩不出什麽花樣來;我若戰敗,連秦睿、薛嵩都難保會起異心,也不多他一個落井下石的。
便命人向天雄軍送去戰書,約定三日後開戰。田承嗣回信:“何必三日,莫非李帥畏我乎?明日便戰!”
李汲笑笑:“明日便明日。”反正是躲不過的,我已然多贏得了一天的時間啦。
於是翌日一早,天不亮將兵便皆起身,燒火做飯,卯中便絡繹出營,按照預先布劃排成了陣勢——天雄軍方面亦然。
天雄軍總數在四萬多近乎五萬,魏博、武順聯軍僅僅兩萬出頭而已,平原之上,無險可恃,天雄軍方面完全可以拉開正面寬度,左右兩翼繞出,嘗試包夾官軍,而官軍對此卻並無太好的應對方案——若不同樣展開,易為敵軍所圍;倘若展開,則陣列必薄,不耐久戰。為此李汲才側依著漳水立陣,起碼可以保證自家右翼無虞。
秦睿主動請求率武順軍守備右翼。
田乾真覺得不妥,勸告李汲:“漳水上浮橋,是我軍後退的保障,安可操之人手啊?且我看武順軍,精銳不過半數,餘皆孱弱,恐其不能當敵,若是戰時先潰,我軍危矣。”
李汲心裏也在埋怨,秦睿你有譜沒譜啊?你說精銳只有四五千,我還特意借你絹帛,要你急訓士卒,補至七千之數,結果瞧你這回帶出來,看著能打的還不到四千人……你是把好兵都留著守家了吧?
每次見面,都拍胸脯自稱大唐忠臣,並說跟那田承嗣仇深似海,不共戴天,我還當你肯拚盡家底,對敵做千金一博呢,結果就光領這些兵來敷衍我麽?
——他是不知道,秦睿命郭謨將兩千精銳,並三四千羸兵,走東線,入滄州,去跟南霽雲搶地盤兒去了……
然而對於田乾真的規勸,李汲卻只能無奈擺手:“若不將武順軍置於右翼,難道放在左翼或者中央不成麽?賊必嘗試兜抄我,則左翼所受壓力必巨,以武順軍的戰力,恐難久持,一旦潰退,大勢去矣;若在中央,更恐牽累全軍。唯有右翼稍稍安全一些,或者不至於遽敗。
“且若不允其請,兩鎮必爭,大敵當前,勢更兇險啊……”
終究我跟秦睿只是盟友關系,魏博、武順,屬於藩鎮聯軍,我指揮不動他啊?難道我不讓他守右翼,他就肯俯首聽命麽?
田乾真不由得嘆息道:“我恐官軍若敗,必敗在秦某!”
兩軍列陣既罷,乃各擂鼓,緩步前出,李汲置一胡床,駐刀端坐中軍,元景安領牙兵在左右護衛。
從前領兵作戰,李汲最喜歡登高而望,以為可以總攬全局。但問題他視力並不是太好,視野雖因登高而廣,一旦萬馬千軍鋪開方圓數裏甚至十數裏的戰場,仍不能一覽無餘,反倒是應變之際,還得朝下喊話或者搖旗指揮,一樣耽擱時間。倒不如陣中安坐,既能示兵卒以鎮靜,安定人心,且遣視力更好的小校登高,配合偵騎往來傳遞消息,會更有效一些。
時候不大,前方旗搖,牙兵稟報:“敵我相距五十步矣。”李汲點點頭,當即下令:“急鼓。”
鼓聲驟急,前鋒官軍當即加快了腳步,在盡力維持陣型的前提下,慢跑起來;天雄軍前鋒也幾乎同時邁開雙腿,加速前沖。於是片刻之後,雙方兩排士卒便即碰撞到了一起,將官一聲叱喝,統一挺矛便刺。
人在陣列之中,回旋餘地很小,同時遭受攻擊的面積也窄,基本上只要緊盯著正前方的來矛便成。若能在距離恰當之時,先一瞬出矛,便有很大機會殺敵而不為敵所害;即便對方側過矛桿來遮擋,也必失先手,從而一步落後,步步被動,最終仍難免喋血沙場。
且若一排橫陣統一出矛,動作齊整,不但聲勢嚇人,更可策應同袍,一人占據上風,多人同取先機;倘若出矛不齊,或疾或徐,便易為對方逐一摧破。
由此一支軍隊的訓練度,就可以直接轉化為戰鬥力,強軍弱旅之別,在於此矣。
甫一接觸,長矛入肉之聲、慘怛號呼之聲,便即不絕於耳,雙方各有數十人中創倒下,或者雖然未倒,難免踉蹌,連累同袍。偵騎及時將戰況匯報給李汲:“今之勢,五五之分,刀盾手已循間隙殺出,弓弩手亦從旁策應矣。”
李汲微微頷首:“天雄軍也自不弱啊。”
他對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魏博軍有信心,則哪怕只是短時間內能與魏博軍殺成平手的天雄軍,自然也不會太差嘍。李汲早遣尹申等潛入冀州,探查天雄軍的狀況,知道雖然餉錢、衣食不如魏州防軍為全,田承嗣在訓練上還是頗下功夫的。
不能足額供奉,固然有可能影響到一支部隊的軍心士氣,但臨戰時的強弱之勢,還真不未必片刻間便能顯現出來。好比說田承嗣於戰前發賞犒勞,或者許以戰勝後所得物資不必上繳,軍士可以自留等等,都有可能使部下在短時間內,激發足夠的鬥志出來。
但即便使士卒勉強溫飽,以田承嗣的財力也是很難辦到的,根據密探歸報,天雄軍八萬,真正能戰之兵不過半數,其餘的跟魏州協軍一樣,都只是樣子貨而已——用來屯田、巡邏,管一下治安,勉強敷用。
田承嗣肯定不能只留老弱守備武強啊,故此他此番帶來衡水的四五萬兵馬,必非全為主力,最多也就三萬多能打的;李汲帶來的,可全都是魏州防軍,是精銳,協軍還在漳水南岸搬糧呢。由此他覺得,自己所面對的強敵不到兩倍之數,即便不能戰勝,也有固守之力,這才堅持留在漳水北岸,不肯後退。
當然啦,還得要武順軍那邊不掉鏈子才成。
再說田承嗣在李汲北面,二帥直線距離在五裏左右,他也同樣搬張胡床坐地,但同時地上鋪了氈毯,面前布設幾案,案上盛幾盤瓜果,身後有侍女打扇……文吏王侑、許士則,武將邢曹俊、孟希佑等,並在左右。
探報前來,稟明戰場形勢,田承嗣隨手取一枚蜜棗銜在口中,撇嘴笑道:“魏博軍倒是名不虛傳,李汲亦頗能戰嘛。”
他出兵之前,多緊張慌忙都有可能,甚至於有一次召集幕僚商議急事,等進了大堂,才發現自己忘圍腰帶了……但只要一臨陣,從來都是這般風輕雲淡之相,不管多麽危急的局勢,部下只要望見他的笑臉,都會以為節帥成竹在胸,由此安定而不慌亂。
孟希佑接話道:“李汲也就三板斧的能為,他終究兵寡、陣薄,必不能久也。”
田承嗣笑笑:“鄉間俗傳,國初大將程知節只有三板斧之能,後繼乏力,但亦隨太宗皇帝破宋金剛、擒竇建德、平王世充——便三板斧也不可小覷了。”
“最終卻還不是出征西突厥不力,被貶為岐州刺史了麽?”
田承嗣“哈哈”大笑,一不小心,把嘴裏銜的蜜棗給噴了出去,他也不嫌臟,撿起來在衣襟上擦擦,又再塞入口中,隨即說道:“我也很想看看,李汲敗逃之後,是否還能安坐魏博,會不會被貶為別州刺史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接下來是近萬步騎混編的部隊,漫山遍野,洶湧開至。
秦睿得報後,去找李汲,勸說道:“天雄軍主力絡繹抵達,而昭義、河東兩軍尚不能至,我軍恐處劣勢,不如暫退往漳水南岸,憑河對峙的為好。”
李汲搖搖頭:“不可退。我軍長驅直入,下信都、逼衡水,士氣正盛,倘若後退,恐搖軍心。便在此依浮橋而陣,但深溝高壘,即便打不贏,也不至於遽敗。”
秦睿還要再勸,李汲卻笑著問他:“秦帥可去過武強麽?”
秦睿搖搖頭:“未曾去過。”
李汲道:“我也未曾履足,但聽密探報來——漢初於彼建武燧縣與武強侯國,至今千載矣。此城本不甚寬廣、高峻,故田承嗣入居後,乃於周邊建附城七座,呈北鬥七星形狀,拱戶縣城,實為易守難攻之要塞群。
“我今若退向漳南,天雄軍來去自由,隨時可以退歸武強,攻之不易。還不如在漳北牽制之,待昭義、河東兩軍抵達,可以並力摧破之,盡殺其主力,再謀進取武強,不難也。”
秦睿低著頭想了一會兒:“李帥所言有理,然……貴我兩軍,總數不過兩萬,能在此悍拒天雄軍而不敗麽?昭義軍尚未入冀州境,河東軍更是蹤影不見,或許十日之內,難得一兵一卒增援啊……”
李汲斜睨著他微微而笑:“君昔在檀山之上,敢於孤身單刀,往犯數十叛軍,如今家大業大,卻變得如此謹慎持重了麽?”
秦睿憤然道:“君休激我,旁人都畏田承嗣,唯我不怕,必要在兩軍陣前親取那賊首級!”說著話,一甩袖子,出帳而去。
其實他心裏話說:我得將本部兵馬安排在浮橋附近,倘若見勢不妙,便先逃……避過漳水去;你李汲想莽,我可不陪著!
很快,天雄軍各部陸續抵達,憑城下陣,與官軍遙遙相望,最終田承嗣的大纛也出現在了營壘之中。
田乾真對李汲說:“懇請節帥邀承嗣往陣前一敘,我請代為前出,與之答話。”
李汲瞥他一眼:“戰便戰了,還有何話可說?”
田乾真道:“我軍目下兵寡,但昭義、河東兩鎮不日便至,天雄軍必難抗拒。我願往兩軍陣前,向承嗣分剖天下大局、強弱之勢,促其奉詔從命,俯首來歸。若其肯降,聖人寬厚,或不處死,田氏不絕,且我魏博健兒,也不必浴血沙場,生死一線了。從來兵者兇器,聖人不得已而用之,若能屈人之兵,不勝而勝,豈非大好?”
李汲略一沈吟,便即首肯:“也罷,副帥去勸勸田承嗣也好。”他心說一般情況下,都是一大早開戰,日中而歇,日落而罷,這你邀請田承嗣陣前答話,起碼得有半天打不成啊——我正打算拖延時間,以待援軍來合呢。
至於田乾真是否能夠說降田承嗣,他還真不抱什麽希望。
於是田乾真來到陣前,與田承嗣相認,隨即拱手道:“今我富貴,全在賢侄身上,還望賢侄顧念親戚情誼,照拂為叔一二吧。”
田承嗣不明其意,便道:“都是小侄的過錯,讓叔父枯居長安城內,未曾遣人問候,或者迎來冀州奉養。不如趁此機會,叔父離了魏博,隨小侄往武強去吧——舍弟庭璘,還有維兒、朝兒、悅兒他們,也都甚是想念叔父。”
田乾真搖搖頭:“你若昔日來迎,我必願從之於冀州;今日相迎,我若隨你去了,豈非也變成了朝廷的叛逆麽?不如賢侄勒兵束手,隨李魏博歸朝謝罪,至於庭璘、維兒、悅兒他們,我自會妥善照拂,不使他們受你連累。”
說著話,雙眼微微一瞇,面上似笑非笑:“實不相瞞,李相已許我代汝為天雄軍節度使矣。”
田承嗣不聽此言還則罷了,一聽此言,不由得雙眉一豎,怒發沖冠,當即拍鞍大罵:“阿浩欺人太甚!我敬汝是長輩,好言相勸,汝卻竟敢起意謀奪我的天雄軍!”
田乾真臉色一沈:“我的乳名,也是汝可喚得的?毫無長幼尊卑。我故知汝天性頑劣,汝父在時便欲遺業庭琳,雲有汝在,異日必族田氏!”
二人就此說崩了,各自謾罵不息,撥馬歸營。
其實田乾真這回請命而出,真不是來說降田承嗣的,因為那大侄子的性格他熟啊,絕非三言兩語,便肯束手就擒之輩。相反,他擔心若是最終天雄軍得勝,還則罷了,一切免談,自己繼續回長安坐冷板凳去;若是官軍得勝,田承嗣堅不肯降,說不定要連累一大家子玉石俱焚。因此特意跑來通知田承嗣,我有望繼你之位,做天雄軍之主。
那麽將來走投無路之際,田承嗣就有可能想起這一出來,從而或投降,或自盡,而將兄弟、子侄,托付給自己——若有希望,不必族誅,他或不至於扯著田氏一門同下地獄吧。
就此返歸營壘,對李汲說:“田承嗣甚為頑固,非言辭所能動也。”對於李汲而言,倒也在意料之中,擺手笑道:“無妨。彼欲自蹈死路,副帥又何必相強?”
其實李汲也懷疑田乾真去跟田承嗣對話,終究是一家人,或者暗通款曲。但他不在乎,只要跟從前那樣盯著田乾真就行了唄,終究那廝孤身前來魏博,並無黨羽可恃,難道還能翻天不成嗎?關鍵是我若得勝,料他田乾真也玩不出什麽花樣來;我若戰敗,連秦睿、薛嵩都難保會起異心,也不多他一個落井下石的。
便命人向天雄軍送去戰書,約定三日後開戰。田承嗣回信:“何必三日,莫非李帥畏我乎?明日便戰!”
李汲笑笑:“明日便明日。”反正是躲不過的,我已然多贏得了一天的時間啦。
於是翌日一早,天不亮將兵便皆起身,燒火做飯,卯中便絡繹出營,按照預先布劃排成了陣勢——天雄軍方面亦然。
天雄軍總數在四萬多近乎五萬,魏博、武順聯軍僅僅兩萬出頭而已,平原之上,無險可恃,天雄軍方面完全可以拉開正面寬度,左右兩翼繞出,嘗試包夾官軍,而官軍對此卻並無太好的應對方案——若不同樣展開,易為敵軍所圍;倘若展開,則陣列必薄,不耐久戰。為此李汲才側依著漳水立陣,起碼可以保證自家右翼無虞。
秦睿主動請求率武順軍守備右翼。
田乾真覺得不妥,勸告李汲:“漳水上浮橋,是我軍後退的保障,安可操之人手啊?且我看武順軍,精銳不過半數,餘皆孱弱,恐其不能當敵,若是戰時先潰,我軍危矣。”
李汲心裏也在埋怨,秦睿你有譜沒譜啊?你說精銳只有四五千,我還特意借你絹帛,要你急訓士卒,補至七千之數,結果瞧你這回帶出來,看著能打的還不到四千人……你是把好兵都留著守家了吧?
每次見面,都拍胸脯自稱大唐忠臣,並說跟那田承嗣仇深似海,不共戴天,我還當你肯拚盡家底,對敵做千金一博呢,結果就光領這些兵來敷衍我麽?
——他是不知道,秦睿命郭謨將兩千精銳,並三四千羸兵,走東線,入滄州,去跟南霽雲搶地盤兒去了……
然而對於田乾真的規勸,李汲卻只能無奈擺手:“若不將武順軍置於右翼,難道放在左翼或者中央不成麽?賊必嘗試兜抄我,則左翼所受壓力必巨,以武順軍的戰力,恐難久持,一旦潰退,大勢去矣;若在中央,更恐牽累全軍。唯有右翼稍稍安全一些,或者不至於遽敗。
“且若不允其請,兩鎮必爭,大敵當前,勢更兇險啊……”
終究我跟秦睿只是盟友關系,魏博、武順,屬於藩鎮聯軍,我指揮不動他啊?難道我不讓他守右翼,他就肯俯首聽命麽?
田乾真不由得嘆息道:“我恐官軍若敗,必敗在秦某!”
兩軍列陣既罷,乃各擂鼓,緩步前出,李汲置一胡床,駐刀端坐中軍,元景安領牙兵在左右護衛。
從前領兵作戰,李汲最喜歡登高而望,以為可以總攬全局。但問題他視力並不是太好,視野雖因登高而廣,一旦萬馬千軍鋪開方圓數裏甚至十數裏的戰場,仍不能一覽無餘,反倒是應變之際,還得朝下喊話或者搖旗指揮,一樣耽擱時間。倒不如陣中安坐,既能示兵卒以鎮靜,安定人心,且遣視力更好的小校登高,配合偵騎往來傳遞消息,會更有效一些。
時候不大,前方旗搖,牙兵稟報:“敵我相距五十步矣。”李汲點點頭,當即下令:“急鼓。”
鼓聲驟急,前鋒官軍當即加快了腳步,在盡力維持陣型的前提下,慢跑起來;天雄軍前鋒也幾乎同時邁開雙腿,加速前沖。於是片刻之後,雙方兩排士卒便即碰撞到了一起,將官一聲叱喝,統一挺矛便刺。
人在陣列之中,回旋餘地很小,同時遭受攻擊的面積也窄,基本上只要緊盯著正前方的來矛便成。若能在距離恰當之時,先一瞬出矛,便有很大機會殺敵而不為敵所害;即便對方側過矛桿來遮擋,也必失先手,從而一步落後,步步被動,最終仍難免喋血沙場。
且若一排橫陣統一出矛,動作齊整,不但聲勢嚇人,更可策應同袍,一人占據上風,多人同取先機;倘若出矛不齊,或疾或徐,便易為對方逐一摧破。
由此一支軍隊的訓練度,就可以直接轉化為戰鬥力,強軍弱旅之別,在於此矣。
甫一接觸,長矛入肉之聲、慘怛號呼之聲,便即不絕於耳,雙方各有數十人中創倒下,或者雖然未倒,難免踉蹌,連累同袍。偵騎及時將戰況匯報給李汲:“今之勢,五五之分,刀盾手已循間隙殺出,弓弩手亦從旁策應矣。”
李汲微微頷首:“天雄軍也自不弱啊。”
他對自己親手訓練出來的魏博軍有信心,則哪怕只是短時間內能與魏博軍殺成平手的天雄軍,自然也不會太差嘍。李汲早遣尹申等潛入冀州,探查天雄軍的狀況,知道雖然餉錢、衣食不如魏州防軍為全,田承嗣在訓練上還是頗下功夫的。
不能足額供奉,固然有可能影響到一支部隊的軍心士氣,但臨戰時的強弱之勢,還真不未必片刻間便能顯現出來。好比說田承嗣於戰前發賞犒勞,或者許以戰勝後所得物資不必上繳,軍士可以自留等等,都有可能使部下在短時間內,激發足夠的鬥志出來。
但即便使士卒勉強溫飽,以田承嗣的財力也是很難辦到的,根據密探歸報,天雄軍八萬,真正能戰之兵不過半數,其餘的跟魏州協軍一樣,都只是樣子貨而已——用來屯田、巡邏,管一下治安,勉強敷用。
田承嗣肯定不能只留老弱守備武強啊,故此他此番帶來衡水的四五萬兵馬,必非全為主力,最多也就三萬多能打的;李汲帶來的,可全都是魏州防軍,是精銳,協軍還在漳水南岸搬糧呢。由此他覺得,自己所面對的強敵不到兩倍之數,即便不能戰勝,也有固守之力,這才堅持留在漳水北岸,不肯後退。
當然啦,還得要武順軍那邊不掉鏈子才成。
再說田承嗣在李汲北面,二帥直線距離在五裏左右,他也同樣搬張胡床坐地,但同時地上鋪了氈毯,面前布設幾案,案上盛幾盤瓜果,身後有侍女打扇……文吏王侑、許士則,武將邢曹俊、孟希佑等,並在左右。
探報前來,稟明戰場形勢,田承嗣隨手取一枚蜜棗銜在口中,撇嘴笑道:“魏博軍倒是名不虛傳,李汲亦頗能戰嘛。”
他出兵之前,多緊張慌忙都有可能,甚至於有一次召集幕僚商議急事,等進了大堂,才發現自己忘圍腰帶了……但只要一臨陣,從來都是這般風輕雲淡之相,不管多麽危急的局勢,部下只要望見他的笑臉,都會以為節帥成竹在胸,由此安定而不慌亂。
孟希佑接話道:“李汲也就三板斧的能為,他終究兵寡、陣薄,必不能久也。”
田承嗣笑笑:“鄉間俗傳,國初大將程知節只有三板斧之能,後繼乏力,但亦隨太宗皇帝破宋金剛、擒竇建德、平王世充——便三板斧也不可小覷了。”
“最終卻還不是出征西突厥不力,被貶為岐州刺史了麽?”
田承嗣“哈哈”大笑,一不小心,把嘴裏銜的蜜棗給噴了出去,他也不嫌臟,撿起來在衣襟上擦擦,又再塞入口中,隨即說道:“我也很想看看,李汲敗逃之後,是否還能安坐魏博,會不會被貶為別州刺史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